N3540小主机开箱-安装ESXi
最近想整个服务器跑一点服务,但是奈何国内的服务器目前已经没有了往年的优惠力度,感觉花那么钱一直租,而且还要备案,麻烦死了。恰好看见了Azure的学生认证优惠,可以有一年1H1G的服务器,感觉凑活能用,在考虑搭建frp进行打洞。刚好也想整一台实体的小主机玩一玩,在咸鱼市场买了一个N3540(发现是从老乡手里淘来的)。本来想整个J4125,但奈何价格有点小高,怕自己以后不玩了放那吃灰,还是整了一个便宜的,性能不够再换吧。 ...
最近想整个服务器跑一点服务,但是奈何国内的服务器目前已经没有了往年的优惠力度,感觉花那么钱一直租,而且还要备案,麻烦死了。恰好看见了Azure的学生认证优惠,可以有一年1H1G的服务器,感觉凑活能用,在考虑搭建frp进行打洞。刚好也想整一台实体的小主机玩一玩,在咸鱼市场买了一个N3540(发现是从老乡手里淘来的)。本来想整个J4125,但奈何价格有点小高,怕自己以后不玩了放那吃灰,还是整了一个便宜的,性能不够再换吧。 ...
看不良林ipv6配置视频有感,可以算是笔记。 主路由NAT6 第一步,添加ULA前缀 第二步,添加NAT6防火墙规则 需要考虑两种情况,一种是iptables另一种是nftables。基于nftables的最新的openwrt系统可以在防火墙设置中找到,具体是什么命令我也没有仔细研究。 ...
为什么有mac mini还用Windows? 虽然macos很好看,但是还是不太符合我的使用习惯,到最后还是放弃了,并且这个mac mini是放在工位临时用的,并不是主力电脑,大多数时候都是用来远程宿舍电脑的。 ...
宿舍小主机一直在使用cloudflared进行内网穿透,将服务挂在公网上,但是cloudflared服务在国内的速度属实拉垮。前几天突然想到早期的idc主机分销,看见了香港节点,号称三网全部30ms延迟,这拿来做反向代理,速度不是狠狠得快? ...
源码自:https://github.com/padavanonly/immortalwrt/tree/q20-pbboot 生成.config 创建目录并开启大小写敏感,否则会报错Build dependency: OpenWrt can only be built on a case-sensitive filesystem 1 fsutil.exe file setCaseSensitiveInfo <path> enable 后面发现可以是GitHub云编译生成config,但是这样配置需要等待GitHub建立环境,再用ssh连接,需要等,而且需要添加其他组件的时候,需要重新等它重新配置好环境,感觉刚尝试的时候还是本地编译比较好。 ...
如果没有搭建博客,请按照Hexo博客的教程搭建一个博客,本地搭建好后再进行更改即可集成FlowUs作为写作平台。 说明 本教程需要两个仓库,一个用于存放Hexo,一个用于存放生成的静态文件。 ...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ef action(route, name=""): def inner_warpper(func): from django.urls import get_resolver resolver = get_resolver() if isclass(func) and issubclass(func, View): resolver.url_patterns.append(path(f"{route}/", func.as_view(), name=name if name else None)) else: resolver.url_patterns.append(path(f"{route}/", func, name=name if name else None)) @wraps(func) def wrapper(request, *args, **kwargs): return func(request, *args, **kwargs) return wrapper return inner_warpper 使用方法: 1 2 3 4 5 6 7 8 @action("classview") class TestView(View): def get(self, request): return JsonResponse({"message": "Hello, world!"}) @action("hello",name="hello") def hello(request): return JsonResponse({"message": "Hello, world!"})
昨天折腾了一下用Docker部署Django+redis+MySQL的项目,顺便压缩了一下之前不使用数据库的Django的项目的镜像大小。 配置文件 推荐使用alang/django,一个是因为官方几年前就停止更新了,另一个是如果通过python的镜像进行构建,构建出来的镜像会比较大,大概1G多,而由于这个镜像是基于alpine构建的,大概在300M左右(用python的alpine构建也可以,但如果需要用gunicorn启动的话得自己配置,比较麻烦。) ...